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冬至 | 天时人事日相催, 冬至阳生春又来。

发布日期:2019/12/20       阅读次数:557 次

冬至是中国一个重要的节气,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,俗称冬节、长至节、亚岁等。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: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日影长之至,故曰“冬至”。

我国自古从朝廷到民间都十分重视冬至,有“冬至大如年”之说,冬至祭祀、家庭团聚等习俗延续至今。

冬至时节,南方人会吃象征团圆的汤圆,而在我国华北和东北,则有吃饺子的习俗。谚云:“十月一,冬至到,家家户户吃水饺。”相传,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张仲景制作的“驱寒娇耳汤”:羊肉、辣椒和驱寒药物下锅煮熟,捞出剁碎,包成饺子,再分给受寒的穷苦人民。一碗热汤和“娇耳”下肚,浑身发汗,血液通畅,因为受冻而烂掉的耳朵也能康复。也是因为这个传说,北方有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说法。

过去老北京有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的说法。相传汉朝时,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,百姓不得安宁。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,十分凶残。百姓对其恨之入骨,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,取“浑”与“屯”之音,呼作“馄饨”。恨以食之,并求平息战乱,能过上太平日子。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,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。

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,吃羊肉则是这个节气的重头戏。


寒冬腊月,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,所以身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,气血循环不良的情况,根据中医的理论,羊肉性味热,历来作为补阳佳品。《饮膳正要》记载,羊肉“味甘,大热,无毒。主暖中,头风,大风,汗出,虚劳,寒冷,补中益气。”羊肉的热量比牛肉高,冬天吃羊肉可促进血液循环,以增温御寒。老年人、体弱者、阳气虚而手足冰凉者吃羊肉有益。

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。相传,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,觉得味道特别鲜美,赞不绝口。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。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,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,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。

从冬季开始,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,由静转动。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,主要是因为“气始于冬至”。


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,谷、果、肉、蔬合理搭配,适当选用高钙食品。冬至到小寒、大寒,是最冷的季节,要及时增添衣服,注意防寒保暖。


 

版权所有 浙江格临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:杭州市余杭经济开发区兴国路503号(创新创业园)2号楼

客户服务电话:0571-86358958 传真:0571-89027020 技术支持:盘网互联

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,公众微信号:绿犀牛。订阅号:djdlxn